北京日报2018年5月28日报道
发布时间:2018/5/28 14:38:11  

       黄瓜0.99元一斤,西红柿2.48元一斤,鸡蛋3.58元一斤……昨天一早,卢沟桥南里小区的居民就发现,附近的早市经过近3个月的闭店装修,重新打开了大门。市场里变得干净敞亮,小摊位换成了统一码放的货架,除了肉蛋菜奶、米面粮油、日常百货等居民生活必需品,店里还引人了家政、理发、洗衣、代收代缴等便民服务。由于价格和早市差不多,附近老街坊立马来捧场,开业俩小时光鸡蛋就卖出了8000斤。
       几天前,老街坊李女士就看到早市挂起了“菜篮子工程”的绿色招牌,外墙也一改陈旧的面貌,穿上了红棕色的新“外衣”。得知昨天是重新开业的日子,她赶早来买些新鲜的蔬果。
       走进市场,环境已经大变样。地面重新铺成了绿色,从天花板垂下一片片装点空间的绿叶。五颜六色的蔬菜水果分类摆放在货架上,醒目的价签悬挂在每类商品上方,绿叶菜还享受着更优的待遇——为了保鲜,货架上持续冒出雾蒙蒙的水汽。
       “以前早市的地上到处是烂菜叶,夏天一到又热又闷,跟蒸锅似的。”李女士发现综合体里的蔬菜价格和早市几乎一样便宜,但购物体验却是天壤之别。对眼前的新店细细打量一番后她感叹,现在环境更加整洁舒适,购物心情也好了很多。在此基础上,店里还提供家政、上门维修、代洗衣服、代缴水电费、代收快递等服务,一站式满足老百姓的各种日常需求。
       从传统早市,到便民服务综合体,卢沟桥乡为何要进行这场改造?记者了解到,原来的早市模式虽然方便了居民买菜,但也给周边带来了环境秩序间题。为了改变早市环境脏乱的情况,卢沟桥乡决定关停早市,并引入了本市“菜篮子工程”运营方北京志广富麻农产品有限公司,对早市进行原地改造升级。
       经过80多天的紧张筹备,这个服务于周边7个小区、两万多户居民的早市终于完成了转型。来自收银台的汇总数据显示,昨天早上开门后的两小时内就有2000多人前来购物。当天销售中,水果蔬菜类商品占总销售额的47%。“便民服务综合体开到家门口,可以让百姓享受到多方面的便利。”相关负责人说。
       记者从市商务委了解到,在市场疏解的过程中,本市在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品质方面不断提出新思路,除了在市场原地改造提升,对于必须拆除的菜市场,通过“先立后破”,保障居民的生活服务需求。